
疫情後開關,港人瘋狂外遊,當中包括旅遊達人Isabel。她經常放假四圍去旅行,尤其最愛泰國曼谷和清邁,越南胡志明市等東南亞城市。「我最鍾意試不同城市的酒店,去曼谷做spa 、按摩,去越南食大餐,價錢唔貴,又舒服!」
不過,今年夏天當她與朋友出海暢泳時,友人察覺她的背部長了一些外型凸起的小肉粒。由於按壓時沒有明顯感覺,Isabel一直以為只是背部長出「酒米」暗粒,但友人發現這些肉粒表面粗糙,似非一般皮膚問題。
疣成因跟按摩有關
愛美的Isabel感到很尷尬,翌日馬上看醫生。經醫生檢查後,發現這些肉粒其實是皮膚疣。Isabel 對此皮膚病聞所未聞,故問醫生成因,醫生解釋:「皮膚疣是因人類乳頭瘤病毒(HPV)感染而產生的良性皮膚增生,可透過直接跟皮膚疣患者接觸感染,或一些間接接觸,例如共用毛巾和滑鼠等,也有機會傳遞病毒,而抵抗力較差的人更易受到感染。」
他更補充︰「有機會你數個月前已感染皮膚疣病毒,因為HPV 的潛伏期長,可長達數月,因此感染到病毒之後,未必即時出現病癥,需要一段時間才會形成肉眼可見的疣。少部分疣或有機會自行消失,但也需要數周至數月的時間。疣存在的時間越長,則愈難自行消失。」
Isabel回想起,最近到泰國旅遊時,特地拜訪了幾間當地的按摩店,打算享受正宗泰式按摩。雖然服務態度良好,但美容師都沒有戴手套,其中有一兩家店的裝橫還比較簡陋、清潔程度一般,所以她覺得自己有機會在按摩期間感染了疣病毒。
激光脫疣減復發機會
現時治療疣的方法主要包括激光治療、冷凍治療、化學治療和外科手術治療。最後,醫生經診斷及評估,建議Isabel盡快接受激光脫疣治療,因為疣具傳染性,拖延治療有機會愈生愈多,更會有復發機會。而使用激光治療範圍較廣,可用於面部等多個部位。此治療透過二氧化碳激光氣化疣組織,及燒灼皮膚表面以清除受感染的組織,且傷口結痂後一般不會留疤,是目前較為安全及有效的治療方法,復發率亦相對低。
不過醫生提醒Isabel最好要多注意個人衛生,待皮膚疣已沒有復發跡象才再光顧按摩店,並且選擇衛生狀況良好的店舖。此外,由於抵抗力較弱的人士受感染機會較高,Isabel亦要均衡攝取營養和定時運動,增強自身免疫力,減少疣復發的機會。
以上內容僅供參考,並非治療建議。如有任何疑問,請向專業醫護人員查詢。
醫專薈熱線:(852) 9699 1330
電郵:info@medicinone.com
- Like
- Digg
- Del
- Tumblr
- VKontakte
- Flattr
- Buffer
- Love This
- Odnoklassniki
- Meneame
- Blogger
- Amazon
- Yahoo Mail
- Gmail
- AOL
- Newsvine
- HackerNews
- Evernote
- MySpace
- Mail.ru
- Viadeo
- Line
- Comments
- Yummly
- SMS
- Viber
- Telegram
- Subscribe
- Skype
- Facebook Messenger
- Kakao
- LiveJournal
- Yammer
- Edgar
- Fintel
- Mix
- Instapaper
- Copy Lin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