甚麼是粉瘤(Sebaceous Cyst)?
英國皇家全科醫學院院士蘇勇柏醫生解釋,粉瘤即為皮脂腺囊腫,是常見皮膚問題之一,屬於良性,通常生長在面部、頭皮、胸或背等皮脂腺較多的部位,常見於 30、40 歲人士,男女病發比率為 2:1。粉瘤的生長速度很慢,基本上沒有其他症狀,因此常被誤認為是暗瘡。
成因
因皮脂腺出口管道受到阻塞,令皮脂分泌物積聚形成的囊腫;因擠壓時會滲出粉狀分泌物,故又稱「粉瘤」。因為症狀不明顯,加上生長速度較緩慢,所以不少患者常將粉瘤誤認為是暗瘡。但與暗瘡不同,粉瘤藏於表皮以下的真皮層,亦不會自行消退,需要以手術方式將囊袋完整移除。
症狀
在皮膚表面凸起呈圓粒狀,大小由幾毫米至幾厘米不等。皮脂腺堵塞的位置於粉瘤上呈黑點狀,擠壓它時會有白色粉狀或乳狀物流出。
英國皇家全科醫學院院士蘇勇柏醫生表示,初期的粉瘤不會令患者感到痛楚,但可慢慢變大。如出現發炎則可併發成膿瘡或皮膚壞死,嚴重者可引致死亡。
治療方法
外科手術治療:
患者如發現身體長出粉瘤,應盡早向醫生求診,可以考慮是否進行外科手術切除。此手術以局部麻醉,可於門診進行,屬於簡單的小手術。
需要注意的是,如果粉瘤發炎,則需先以抗生素治療,待炎症痊癒後再進行手術;若抗生素無法控制炎症,或需將膿腫切開引流,手術後翌日即可上班上學。
激光治療︰
利用二氧化碳激光在粉瘤周邊位置製造切口,將包裹著粉瘤的囊袋完全移除,以防皮脂及角質反覆在囊袋積聚,造成復發。相較使用手術刀,傷口出血量較小,復原亦較快。
由於粉瘤屬於良性組織,囊袋的表面、邊界及整體結構比較完整平滑,手術切口亦相對整齊,如傷口護理妥當,縫針過後的疤痕一般不太明顯。
全科醫生袁靜怡醫生提醒,現今仍沒有切實預防粉瘤的方法,惟保持個人衛生及皮膚清潔,有助降低皮脂腺出現阻塞的機會。如懷疑患上粉瘤,則適宜及早進行治理。
- Like
- Digg
- Del
- Tumblr
- VKontakte
- Flattr
- Buffer
- Love This
- Odnoklassniki
- Meneame
- Blogger
- Amazon
- Yahoo Mail
- Gmail
- AOL
- Newsvine
- HackerNews
- Evernote
- MySpace
- Mail.ru
- Viadeo
- Line
- Comments
- Yummly
- SMS
- Viber
- Telegram
- Subscribe
- Skype
- Facebook Messenger
- Kakao
- LiveJournal
- Yammer
- Edgar
- Fintel
- Mix
- Instapaper
- Copy Lin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