皮膚癌治療

英國皇家全科醫學院院士蘇勇柏醫生解釋,最常見的 3 種皮膚癌為:黑色素瘤(Melanoma)、鱗狀細胞瘤(Squamous cell carcinoma)及基層細胞瘤(Basal cell carcinoma),後兩者統稱為非黑色素瘤。

認識「ABCDE 法則」

用以協助判斷皮膚癌的「ABCDE法則」。(醫專薈皮膚疣資訊中心)

事實上,皮膚上的異常增生、腫塊,或其他變化,可以是皮膚癌的病徵。醫生一般會以「ABCDE 法則」作為臨床判斷皮膚癌的參考,如患者察覺皮膚組織出現以下特徵,應盡快就醫以作診斷及進一步檢驗,以免耽誤病情。

Asymmetry:形狀不對稱

Border:邊界不規則

Color: 顏色不均勻

Diameter:直徑大於6毫米

Evolution:出現變異,包括體積增大,顏色變異,感到痕癢、痛楚,出現傷口、發炎、流血、潰瘍等

根據「ABCDE 法則」,若皮膚有新長出的痣、斑或腫塊,而且變大、變深、甚至變色,又或是出現痕癢、疼痛、出血、發炎等情況,應向醫生求診以判斷是否需要進一步檢驗。

診斷方法

英國皇家全科醫學院院士蘇勇柏醫生表示,首先,醫生會透過經驗作臨床判斷,如懷疑患上皮膚癌,一般會建議找外科醫生進行皮膚活組織切片(Skin Biopsy)作進一步檢驗。

活組織切片檢驗適用於大部分皮膚腫塊,是一種用以分辨良性和惡性皮膚瘤最簡單的小手術。方法是從患處皮膚拿取樣本,放在顯微鏡下檢驗,一般只需要等待兩至三天就可以知道結果。而皮膚活組織切片檢驗可以分為兩個類別。

切除性活組織檢驗(Excisional Biopsy):
醫生會在有懷疑的皮膚組織周邊進行局部麻醉,用手術刀切除一小片該處的組織,再送到化驗室檢驗,在顯微鏡下觀察增生的細胞屬於良性還是惡性。

鑽取式活組織檢驗(Punch Biopsy):
過程比切除性活組織檢驗更快。進行局部麻醉後,醫生會將圓筒形刀片嵌入皮膚形成切口,把切割的皮膚鉗起並切取組織,最後於傷口縫針。組織樣本會被送去化驗室檢驗。

用以診斷或治療皮膚癌的鑽取式活組織切片手術過程。(醫專薈皮膚疣資訊中心)

如進行活組織切片檢驗時已將所有癌腫切除(以化驗報告作準),則無需再次進行外科手術切除。

不過要留意,如果癌細胞已屬擴散階段,則需使用其他檢驗來檢查患者身體其他部位,如電腦斷層掃描(CT Scan)、磁力共振掃描(MRI)。

治療方法

如患上皮膚癌,一般會先透過外科切除手術進行治療。

英國皇家全科醫學院院士蘇勇柏醫生表示,針對皮膚癌的類型、嚴重程度等,治療方法亦有所不同,包括外科手術切除、放射治療、電灼和刮除治療、冷凍治療、局部化學治療、生物治療、免疫治療等。

以下是黑色素瘤、基層細胞癌及鱗狀細胞癌的一般治療方法。

黑色素瘤
初期可以外科手術切除,如切除面積較大,或需植皮來修補傷口;亦可能需要預防性切除局部淋巴,以避免癌細胞擴散;晚期或因其他原因無法進行手術時,則需要進行化學治療或放射治療,也可配合生物治療及免疫治療等。

基層細胞癌
通常會以小型手術方式切除,或透過電灼和刮除治療(即用刮除刀取出癌腫,再以電灼來止血及消滅周圍殘餘的癌細胞)、冷凍治療(即利用液態氮冷凍技術來凍死癌組織)。據統計顯示,約 5-10% 患者經治療後會出現復發。

鱗狀細胞癌
大多可以手術徹底切除,無法進行手術的個案則可利用放射治療。

不論患上哪種皮膚癌、以何種方法治療,患者於治療後必須定期覆診,讓醫生跟進是否有復發,或出現新的皮膚癌腫。

立即查詢
立即查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