誤當粉瘤是暗瘡?胡亂擠發炎流膿大件事!

有沒有試過面上或者後頸、頭皮凸起大顆肉粒?手癢癢打算擠走,怎料愈腫愈大粒,令人好尷尬!這種情況有機會是粉瘤,胡亂處理可能會導致發炎感染,別輕視問題。

誤當粉瘤是暗瘡?胡亂擠發炎流膿大件事!(快速導覽)

粉瘤是甚麼?

粉瘤屬於良性皮脂腺囊腫,是常見的皮膚問題,通常生長在面部、頭皮、胸部或背部等皮脂腺較多的位置,皮脂腺分泌旺盛、經常漂染頭髮或使用美髮產品、穿著焗身衣物等人士都要小心,而男士患病機會較女士高逾一倍!

粉瘤常見表徵

粉瘤通常有三大表徵:

  1. 皮膚表面凸起呈圓粒狀,
  2. 皮脂腺堵塞的位置帶有黑點,
  3. 擠壓時有白色粉狀或乳狀物流出,帶有異味。

留意!雖然粉瘤初期未必容易察覺,但會慢慢變大,一旦發炎及受細菌感染,可能併發成膿瘡或皮膚壞死!

粉瘤成因

當皮脂腺出口管道受阻,令到皮脂分泌物逐漸積聚,堆積在因上皮細胞增生而形成的囊袋裡,慢慢變成一顆囊腫。由於粉瘤可深入至真皮層,要徹底清除可能需要進行小手術。

粉瘤切除治療

治療方面,如果粉瘤體積尚小、無感染發炎,醫生會建議先觀察,按個人需要考慮接受治療,包括抗生素治療、外科手術及激光治療等。
最徹底的方法,是採用外科手術切除粉瘤,過程簡單只需局部麻醉,而且可於日間門診進行。手術可以將包裹著粉瘤的囊袋完全移除,避免皮脂及角質反覆在囊袋積聚再長出粉瘤。

另外,近年醫學上亦會採用二氧化碳激光來治理粉瘤,移除粉瘤後,傷口出血較少,復原亦較快。無論邊種治療,患者都需注意術後的傷口護理,加速皮膚癒合。

若手術前粉瘤又紅又腫發炎,患者或要先接受外用或口服抗生素治療感染,待炎症消退後再進行手術;如果使用抗生素都無法控制炎症,就可能需要先以手術處理膿瘡,引流膿液,再進行切除。

預防粉瘤來襲

想減低皮脂腺阻塞而形成粉瘤,可從日常生活習慣中預防:

  • 保持皮膚清潔;
  • 減少使用對皮膚負擔較重的美容產品,例如頭髮定型產品、化妝品;
  • 建議穿著透氣親膚的衣物;
  • 切勿自行擠壓粉瘤。

如懷疑生粉瘤,記得千萬別亂擠,以免令皮膚紅腫含膿,反令治療變得複雜!


以上內容僅供參考,並非治療建議。如有任何疑問,請向專業醫護人員查詢。
醫專薈熱線:(852) 9699 1330
電郵:info@medicinone.com

版權所有, 不得翻印、轉載、翻譯或作其他用途。

立即查詢
立即查詢